您當前的位置 :滾動 >
肯耐珂薩獨家解讀中國企業組織能力調研白皮書
2022-04-02 11:32:05   來源:壹點網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迎戰不確定性,企業組織力重要性日益凸顯

2021年,“組織能力”一詞持續走熱中國企業家和高管圈層,也是各類企業管理課程中,最受關注的細分領域之一。究其原因,乃是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甚至拔得頭籌,必須要有穩固的“下盤”支撐。同時,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影響市場,加之社會數字化革新速度明顯加快,各種資源都在劇烈變化之中,外部環境具有動態性、復雜性、多維度以及不可預測性,此時,“內功”即組織能力,也就更顯其重要性了。

日前,騰訊咨詢、肯耐珂薩、YCA楊三角企業家聯盟共同發起了第七屆企業組織能力調研項目,并于近日正式發布了《2021年組織能力調研白皮書》。

該白皮書使用了企業組織能力診斷產品的OCAi智能引擎,“組織能力診斷產品”于2008年正式面世,在眾多企業進行深度實踐,并于2016年起進行大范圍數據收集,目前OCAi擁有上億組調研數據,并以楊國安楊三角理論為基礎,結合了20余年的國內外企業廣泛實踐經驗。白皮書顯示,在不確定性與確定性并存的新常態下,實體企業和泛互聯網企業對組織能力建設的重視度都愈來愈高,并為提高組織力而投入人力、物力、財力的意愿及積極性也越來越高。該白皮書還稱,在未來的后疫情時代,對企業而言,保持對市場的敏捷力是贏得競爭的關鍵;而對于各公司的人力資源部門來說,打造穩健的人才供應鏈則是保持企業敏捷力的重要一環。

客戶導向快速行動 人才供應鏈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隨著外部環境的快速變化,企業如何快速應對?搶占市場先機?組織能力調研數據顯示,新常態下,企業對于“敏捷”的需求,已連續三年成為對企業業績影響最高的一項組織能力;成本則居于第二位,企業要以最節省體力、最能發揮效能的方式,保存能量前行。值得注意的是,這一點也在互聯網企業中所有體現。在針對互聯網行業的組織能力調研中,“提升經營效率”也是主要的訴求點。可見,對于眼下絕大多數企業來說,精細化運營、提質增效已成為新常態下的新形態。

那么如何做到“敏捷”呢?這不應簡單粗暴得理解為快速行動的能力,而應被解讀為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當企業深刻了解客戶需求,甚至提前預測客戶還未能清晰表達的需求,才有機會創造機遇、進而在市場競爭中占得先機。

同樣的,“以客戶為中心”的概念內涵也已不同于過去。新時代下,除了源自市場感知,領導者或員工像人類學家一樣觀察用戶自己也不知道的潛在需求外,還要通過企業自有數據以及外部市場數據了解前沿客戶的使用行為。

本屆調研還顯示,人才隊伍也是優秀企業領先的重要因素:在組織能力健康度OCI的區隔度排名Top 10中,有6項是員工能力維度相關的,除了高管能力,還覆蓋了人才的招聘、培養與淘汰。可以說,人才,包括高管團隊及企業員工團隊的質量,是卓越企業與普通企業的底層差異。卓越企業的高管團隊不僅個人能力突出,是企業價值觀踐行的“代言人”,更懂得識人、用人、激發人,通過吸引、培養優秀人才,確保上下同欲、高度投入。只有如此,才能提升組織效能,實現敏捷應變。

在具體做法上,人才吸引是打造制勝團隊的第一步。2020年、2021年連續兩屆組織能力調研中,雇主品牌是實體行業非常重要的區隔因素,無論是在業績、戰略、還是OCI的各維度中。

不同階段的公司對組織能力的要求各有差異

不同行業、同一發展階段的企業對組織能力的訴求是接近的;同一行業、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對組織能力的訴求卻是不同的。這是此次調研中發現的一個有趣的點。歸根結底,組織能力沒有好壞,只有是否匹配戰略要求,能否支持企業持續高速增長。

調研報告指出,當企業處于創業期時,往往處于“風口浪尖”,企業暫時無需面面俱到,能否“快準狠”打造關鍵抓手,決定了企業是否可突破重圍。因此,完善的制度、流程等適用于大企業的組織能力并非這一階段的企業重點關注,但是,核心高管團隊需要及時意識到后者的重要性。因為,在繪制企業的未來戰略布局時,如能前瞻性地規劃組織能力建設,往往會起到事半功倍,加速成長、減少挑戰的效果。

而當企業進入成長期時,業務復雜度增加、人員規模擴張,此時,組織能力建設的必要性與難度倍增。此時,團隊的重要性更加凸顯,依靠一支目標一致、分工明確、信息同步、高效運作的出色團隊共同努力,可以避免企業在成長過程中曇花一現。

成熟期,則是企業在生命周期中發展最為平衡、充分的階段。這一階段的企業,往往用戶規模大、組織效率高、產品質量好、市場能力強。但另一方面,在業務與管理的雙重壓力下,員工的觀望情緒也可能會有所增加。如何保持狀態,并解決新賽道、新曲線與舊的管理模式之間的牽絆,是成熟期企業面臨的最大挑戰。適應過去的組織能力、看似完備的管理體系,可能已經不再“匹配”企業未來戰略發展的要求。不破不立,只有不斷找到業務突破口,并調整、建立與之匹配的組織能力建設,才能實現“大象奔跑”。

在行業方面,本屆調研重點分析了大健康、新零售、大房產、智慧制造四個細分領域。雖然這四個行業各自的領域不同,但研究發現,各行業對六項常見組織能力,即客戶導向、敏捷、創新、成本、質量、執行的整體態度趨勢較為接近。需要注意的是,對這些企業來說,片面提倡創新都是不可取的,務實的經營態度才有助于企業發展得更好。

比如在大健康行業,創新對業績的相關性在6項組織能力項中排在了第二位,但在區隔度分析中,卻排名排在了最后。這給我們的啟示是:創新固然很重要,但若將業績表現突出的優秀企業和普通企業進行對比分析則不難發現,對企業來說,客戶導向、成本、敏捷,這三項組織能力的差異化其實更決定了企業的競爭力;對智慧制造業來說,成本與質量是行業競爭基石,創新與客戶導向則可進一步促進企業高速發展、脫穎而出。

據悉,《2021組織能力調研白皮書》系基于在第六屆“組織能力調研”項目。該項目的調研周期為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從品牌形象、競爭能力、創新能力、盈利能力、發展速度、組織健康力健康指數、企業員工數、企業發展階段等多個維度進行深度、系統的調研。

在總結了2021年的企業組織能力建設之外,白皮書還評出了2021年最佳組織能力實踐獎。該評選方法基于OCI分數,分別篩選5家分數最高的互聯網公司和實體經濟公司,還有1家OCI分數提升最高的企業作為入圍企業,由顧問進行實地調研,在訪談了CEO和HR負責人后,撰寫企業調研報告。最后通過第三方獨立的專家委員會盲選后,評出了4家獲獎企業。評選過程公開、公正、公平;評選結果科學、實事求是。這四家獲獎企業是:震坤行、思派健康科技、富途控股、鹽津鋪子。評委們認為,這四家企業戰略定位清晰、戰略執行敏捷、且在企業內部形成了良好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最終在市場競爭中創造了優異的成績。

本調研以楊三角理論為基礎,結合了智慧與數據,在連續六年對企業組織力進行調研后,該調研項目共儲備了4600余家的行業企業。運用人工智能模擬、延伸和擴展專家的智慧,最終形成了基于大數據的、智能解讀報告。不僅如此,企業方面還可以從選用育留不同的出發點對智能解讀、智能推薦解決方案提出意見,再通過人工方式修正算法,以確保每一家參與企業都能真正參與其中,獲益于人工智能技術,得到個性化的報告解讀、解決方案建議。此外,所有的調研數據都將采取嚴格的保密規定,就連雇傭企業也無法獲得。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責任編輯:ruirui]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聯系QQ(992 5835),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