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滾動 >
體育大年的亮眼答卷背后:國產運動品牌如何實現“反超”
2025-03-28 18:23:30   來源:今日熱點網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近期,國產運動品牌361°、特步、安踏和李寧這四家頭部企業的2024年年報相繼出爐,業績表現超出市場預期,品牌博弈上升至百億戰場。其中361°以19.6%的營收增速領跑行業,強勢成為“百億級第一梯隊”新隊員。特步通過戰略重組聚焦核心業務,凈利潤達12.38億元創歷史新高。安踏憑借708億元營收,穩居行業龍頭。李寧業績增長3.9%至286.8億元,但增長背后也面臨著增速放緩壓力。

從整體來看,361°通過連續4年營收雙位數穩健增長的亮眼成績躋身行業第一梯隊,成功完成“質變”,有望進一步提升國產運動品牌在國內乃至全球體育行業的核心競爭力,也宣告著國產運動品牌即將全面打響市場“反擊戰”。

2024年作為名副其實的“體育大年”,以巴黎奧運會、歐洲杯等為代表的大型國際體育賽事相繼舉辦,大幅提振體育用品市場氛圍,同時也為各大運動品牌提供了流量入口。李寧接棒安踏,再度成為中國奧委會及中國體育代表團的官方體育服裝合作伙伴。361°則拿下了2025年哈爾濱亞冬會、2026年名古屋亞運會這兩大頂級賽事的贊助權益,成為首個支持「雙亞」頂級盛會的運動品牌。不難發現,各大運動品牌均在發力賽事營銷搶占消費者心智。

然而,僅靠體育賽事營銷還不足以支撐行業增長,耐克中國區營收下滑和斯凱奇增速放緩等都反映出了國產頭部品牌的增長有著多重驅動因素。

從戰略到路徑,“百億級第一梯隊”如何引領行業增長?

聚焦四家品牌的發展策略,安踏以多品牌矩陣覆蓋高端戶外與大眾市場,李寧通過“運動時尚”定位提升溢價能力,特步聚焦主品牌及索康尼鞏固專業跑步賽道,而361°則是通過“三大創新”——即科技創新、渠道創新、賽事創新的多元策略破局大眾市場,構建出了一套自己的“增長邏輯”。

具體來看,安踏持續深化“單聚焦、多品牌、全球化”戰略在全球的落地。2024年,主品牌營收335億元,亞瑪芬旗下品牌(如始祖鳥、薩洛蒙)增長顯著。反觀FILA等品牌則出現了增速放緩,盈利能力不及預期,折射出多品牌協同帶來的發展難題。與此同時,李寧與特步通過差異化路徑實現增長。李寧持續深化多渠道建設,電商業務應收同比增長10.26%;特步以“專業影響大眾”戰略為發力點,索康尼營收突破10億元,雙輪驅動構筑專業運動護城河。

而新晉“百億級第一梯隊”的361°,24年財報中核心指標全線飄紅,電商、兒童業務穩定雙增,更讓它成為一匹不斷加速奔跑的“黑馬”。深挖財報數據后,361°實現百億營收的本質在于,品牌通過“三高引擎+三大創新”戰略框架下的系統性能力構建,實現了從技術研發到多元創新的全方位突破。

財報顯示,361°主品牌營收增長22.58%,兒童業務營收增長19.5%,電商長期保持雙位數增長,構建起“主品牌+細分領域”的增長曲線;企業研發投入常年處于3%-4%的高占比,也支撐CQT碳臨界科技等創新成果轉化,并借助技術優勢,讓尖端科技覆蓋更多價格帶的產品,為消費者提供具有“高質價比+高成長性+高科技含量”的產品,不斷提升產品競爭力。而從電商渠道營收高增,尖貨產品自發售起至2024年底全渠道熱銷1200萬+件的亮眼數據中也不難看出,產品競爭力提升帶來的是銷量和營收雙增的顯著成效。

與此同時,“三大創新”戰略呈現"科技-渠道-場景"的協同效應,形成可持續的增長閉環。其中,被眾多機構看好的“超品店”新業態,以800㎡超大空間為消費者提供一站式購物體驗,有望捕捉高質價比運動產品自選的市場機會,為集團持續貢獻零售增量。有券商機構指出361°“技術研發-賽事驗證-產品迭代”的正向循環模式,驗證了高質價比與規模擴張的兼容性,為大眾市場品牌提供了可復制的增長范式。

從規模反超到價值引領,國產運動品牌的進階挑戰

雖然國產運動品牌在整體營收規模上實現了對國際品牌的反超——安踏、李寧、特步、361°四家頭部運國產動品牌總營收超1230億元,耐克、阿迪達斯中國區營收合計約750億元。標志著國產陣營從“追趕者”向“領跑者”的跨越,展現了國產品牌在供應鏈效率、本土化創新和場景覆蓋上的綜合實力。

然而,國際品牌在高端市場的結構性優勢仍不容忽視。有權威機構數據表明,盡管業績下滑,但耐克、阿迪在800元以上價格帶的市場份額仍超50%,且品牌溢價能力顯著高于國產品牌——耐克天貓旗艦店客單價為632元,而安踏則為314元。

這一反差表明,國產運動品牌未來仍需強化差異化競爭優勢,例如361°不斷提升產品質價比打通大眾市場,以專業運動領域深耕+多元創新構建長效增長邏輯;安踏通過多品牌矩陣滿足細分產品需求;特步持續聚焦跑步,打造中國跑步第一品牌。

2025年,體育產業仍然是國家重點推動的產業,體育品牌的競爭也進入了“高質量發展”階段,誰能以科技創新重塑產品壁壘、以場景創新優化消費體驗、以全球化布局打開增量空間,誰便能在國家政策扶持與大眾消費浪潮中取得進一步增長。期待中國運動品牌在未來持續以科技創新為錨點,為經濟注入可持續增長動能,帶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關鍵詞: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信息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