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兩會熱議“新質生產力”、“健康中國2030”之際,乳業作為國民健康的基礎產業,成為關注的焦點。3月11日,華墾乳業集團受邀參加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2025兩會健康策》欄目,與相關領導、乳業專家、醫學研究者共話特種乳產業的社會價值和科學創新。在這場以“助推特種乳產業,聚焦科學營養健康”為主題的對話中,華墾乳業集團以國際認證、技術突破、全鏈升級的標桿實踐,展現了中國特種乳企高質量發展的新圖景。
走進人民日報
為推進健康中國戰略建言獻策
“兩會健康策”是《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在每年全國兩會期間推出的特別策劃活動,旨在聚焦醫藥健康領域,通過直播、訪談等形式,傳遞兩會代表委員的建言獻策和履職故事,推動健康中國建設。本場《兩會健康策》:助推特種乳產業,聚焦科學營養健康,節目特別邀請了國際乳聯中國國家委員會名譽主席、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原理事長宋昆岡,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二級研究員、標準二室主任、國際食品微生物標準委員會委員王君,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中華臨床營養雜志總編輯趙維綱,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系副教授、中國營養學會營養與慢病控制分會常務委員張召鋒,華墾乳業集團副總裁彭亮做客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演播廳,探討科學營養健康和特種乳行業發展相關問題。
聚焦兩會熱詞
助推中國特種乳產業發展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而乳業正是這一戰略的典型實踐領域。特種乳產業憑借駝奶、羊奶、水牛奶等差異化產品,成為乳業轉型升級的突破口。國際乳聯中國國家委員會名譽主席宋昆岡指出:“駝乳近年來嶄露頭角,其干物質、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均高于牛奶。駝乳中的清蛋白易消化吸收,脂肪富含不飽和脂肪酸,有助于健康。駝乳的活性成分為精準營養提供了科學支撐,是‘健康中國2030’戰略落地的重要載體。我國駝乳產量雖小,但潛力巨大。”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標準二室主任王君強調,相比老國標而言,新國標主要的變化是兩個方面:一、新增特色乳粉的品種,如駝乳粉,牦牛乳粉等。二、明確調制乳粉只能是單一品種且乳固體的含量占比不能低于70%。新國標對于整個行業起到了引領作用,使行業高質量、規范和有序發展。
創新科學營養
從“新質生產力”到“科學營養健康”
臨床醫學視角下,乳制品的營養價值與疾病防治緊密關聯。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趙維綱指出,營養是內分泌疾病管理的基礎,“糖尿病患者需在控制總能量的前提下均衡攝入營養,乳制品是優質蛋白和鈣的重要來源”。而特種乳因成分差異,可滿足特殊人群需求。例如,駝乳的小分子蛋白更易吸收,適合老年肌少癥患者;其還含有乳鐵蛋白、溶菌酶等成分。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系副教授張召鋒進一步提出“精準營養”理念,強調需結合基因、環境、疾病狀態制定個性化方案。“例如,葉酸代謝基因突變者需補充活性葉酸;壓力人群應增加B族維生素攝入。”他呼吁公眾提升營養素養,通過醫院營養科評估風險,科學選擇乳制品。
以乳業之“特”
鑄就健康中國之“強”
華墾乳業集團副總裁彭亮認為:“現在特種乳系列產品越來越受歡迎。作為中國特種乳產業的先行者和領軍者,華墾乳業集團始終堅持‘傳承兵團英模精神,奉獻生態特色乳品’的理念,堅持以科技創新為驅動,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為消費者提供優質、安全、健康的特種乳產品。”企業將加快形成特種乳業新質生產力,激發創新活力,助力特種乳品牌出海,打造全鏈條聯通的特種乳產業生態共同體,以堅實的步伐為中國特種乳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從新疆第一家乳制品工廠,到國內特色乳領軍企業的標桿實踐,華墾乳業集團以“新質生產力”重塑特種乳業生態。正如華墾乳業集團副總裁彭亮所言:“特種乳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全行業的共同努力,我期望特種乳國牌能破局立新、趕潮逐浪,積極融入國際化,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央,成為全球消費者信賴和喜愛的品牌。”在“健康中國2030”與“雙循環”戰略指引下,特種乳產業正以科學為舵、創新為帆,駛向全球價值鏈高端,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鮮活力量。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信息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