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邦基金近幾年的發展還是非常不錯,自從成立以來,德邦基金始終以“為客戶創造價值”為初心,夯實投研能力,提升產品的競爭力。正如德邦基金總經理張騄在2022年寫給員工的新年寄語一樣,公募基金是處于高速變化中的行業,我們究竟是像泰戈爾所說的‘天空沒有鳥兒的痕跡,但我已飛過’?還是‘風過留聲、水過留痕,在一段精彩的歷史中寫下屬于自己的篇章?’我希望是后者。”
作為80后“中生代”公募基金總經理,張騄認為,發展需順勢而為、靈活應變,但戰略須定性而立、持之以久。
在德邦基金年初召開的公司年會上,德邦基金董事長左暢拋給管理層一個靈魂拷問:“基金公司的核心任務是什么?”張騄不假思索地回答,“給客戶創造價值。”這個答案得到了左暢和其他股東方領導的高度認同,在他們看來,給股東創造價值是一家普通公司要做的,而作為一家資管公司,首要任務是給客戶創造價值,資管公司只有能持續為客戶創造價值,中長期才能為股東創造價值。這是德邦基金管理層與股東方在公司經營理念上達成的一致價值觀。
打造投研核心實力
張騄2021年6月加盟德邦基金,2021年11月正式升任為公司總經理,彼時市場進入深度調整期,基金發行日漸降溫,并在今年2月接近歷史冰點。
張騄可謂履新在“熊市”,壓力固然很大,但對此他有著更深一層的理解,“德邦基金這些年發展過程中有很多工作是需要去補課的。權益團隊乃至整個投研體系的建設、產品的建設、渠道的建設,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不管是一個團隊,還是一家企業,在行業風口來臨之前,練好內功都是非常重要的。”
“現在這個時點在經營管理上肯定會有很大壓力,但也是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能定下心扎扎實實把手上的事情做好。對投研人員也是如此,如果2019年入行,成功來得會比較容易,可是真金還需火煉。只有歷經困難和市場的磨礪,才能真正具備穿越周期、服務好客戶的投研實力。”張騄認為。
張騄入行以來,先后任職于申銀萬國證券、華泰證券研究所,之后加盟德邦證券,歷任研究所所長、總裁助理兼研究所所長、總裁助理兼產研中心總經理。在德邦證券期間,他搭建系統化的投研體系,支持公司自有資金投資、產業及戰略研究需要。
具備宏觀視野、投研背景出身、管理能力出色,這是張騄身上的標簽,也是股東方任命他掌舵德邦基金的重要原因。德邦基金高管團隊包括張騄在內共有6位,3位投研出身,高級副總經理吳晨和副總經理汪暉各自分管固收和權益板塊,深耕行業20多年。另外三位高管分管銷售、IT運營和合規風控。從高管團隊配置來看,德邦基金發展投研核心能力的戰略意圖清晰可見。
行業馬太效應愈發顯著的格局之下,成長型基金公司如何破局?張騄認為,在研究上,要搭建一個良性的體系,對研究標準和尺度建立共識,穩定輸出α;在投資上,要能讓基金經理百花齊放,擁有各自的風格,持續提高勝率。
在渠道銷售的建設上,從去年初基金業協會開始公布各家渠道的季度保有量之后,整個市場客戶周轉率在降低,以中收為驅動到未來以投顧驅動的市場需要渠道與基金公司共建。“基金公司從產品、從客戶陪伴上怎樣提供不同服務來滿足不同渠道和不同客群的需求,這也是個值得研究的課題,需要我們重點去做。”張騄表示。
在張騄看來,規模增長快的基金公司,無一例外都有不錯的業績。規模是結果而非目標。德邦基金的首要目標是給客戶創造良好的持有體驗和投資回報,規模是客戶對公司認可的結果。“金融這個混沌的市場,變化是永恒的,但有一個不變的邏輯,那就是真正幫助客戶創造價值的公司最終會得到市場的認可。”
其實通過這些年的發展,德邦基金已經擁有專業的投研團隊,具備扎實的投研能力。進入到2022年,德邦基金更是做好了全面規劃,相信不論未來的道路有多艱難,德邦基金都會一如既往走下去,踐行為客戶創造價值的初心。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