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盧敏放
蒙牛武漢工廠(2021年12月3日攝) 蒙牛集團供圖
◇全面推進“再創一個新蒙牛”戰略,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全力保障產品質量、提升產品品質、做優產品品牌,以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助力經濟行穩致遠
◇我國奶業應站在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戰略高度,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從“自主創新”“智能制造”“市場調節”“組織人才”四個維度打造新高地,全面提升民族奶業競爭力,推動我國奶業振興目標的全面實現
當前,世紀疫情沖擊下,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和不確定。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強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把14億多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全國兩會期間,“糧食安全”被多次提及。
奶作為需保障供給安全的農產品,成為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
蒙牛是我國奶業領軍企業和奶業振興“國家隊”,始終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重大戰略為己任,推動奶業高質量發展,保證國民營養供應及乳品質量安全,確保奶瓶子牢牢握在中國人自己手中。
推動奶業高質量發展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奶,被譽“白色的血液”,含有豐富而均衡的營養,是人體膳食鈣和優質蛋白質的重要來源。同時,奶業是健康中國、強壯民族不可或缺的產業,關乎14億多國人營養健康和鄉村振興。
我國高度重視奶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夯實糧食生產能力基礎,保障糧、棉、油、糖、肉、奶等重要農產品供給安全”,將“奶”列為需要保障供給安全的重要農產品。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也提出,全力抓好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其中“加快擴大牛羊肉和奶業生產”等方面的部署,再次凸顯奶業的保障性作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大食物觀”得到高度關注、引發強烈反響。隨著傳統“糧食”邊界的拓展,“奶也是糧食”理念逐漸深入人心,奶業發展已上升到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戰略高度,成為“國之大者”的重要組成部分。
此外,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還指出,2022年工作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要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而作為涉及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奶業是典型的“糧頭食尾”全鏈條產業,涵蓋了一二三產業,是保障經濟社會平穩發展的重要“壓艙石”和“穩定器”之一。因此,實現奶業的高質量發展,是我國糧食穩產保供、經濟穩中有進的重要一環。
打造“四大高地”
全面提升中國奶業競爭力
近年來,隨著國家奶業振興戰略的全面推進,我國已發展成為世界乳業第二大消費國、第四大生產國。同時,我國奶源指標、工藝技術、質量檢測等各方面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龍頭企業產品核心指標趕超歐盟標準,為保障乳品供給、助力經濟穩健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認識到,我國奶業發展也面臨著諸多內外部壓力和挑戰。當前,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全球貿易摩擦不斷、養殖成本持續上升,中國奶業依然存在供應鏈薄弱、價值鏈地位偏低、國際話語權不強等短板。立足新發展階段,我國奶業應站在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戰略高度,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從“自主創新”“智能制造”“市場調節”“組織人才”四個維度打造新高地,全面提升民族奶業競爭力,推動我國奶業振興目標的全面實現。
一是打造自主研發高地,保障供給安全。針對長期制約我國奶業發展的“卡脖子”技術問題,亟需推動研發創新向縱深發展,加強國內奶源的自給保障能力。例如,目前我國奶牛育種、高端設備、優質粗飼料仍依賴進口,奶源自給率僅有70%。對此,應進一步加大研發創新力度,支持以育種為核心的奶牛繁育體系建設,提升乳品加工裝備自主研制能力,支持苜蓿草良種創新繁育,全面提升奶牛存欄量、奶牛生產效率和養殖效益。
二是打造智能制造高地,保障質量安全。加快推動中國奶業向數字化、智能化的轉型,通過物聯網、大數據、數字孿生等新技術新場景的普及應用,重構產業的數智化生態,打造智慧、高效、可靠的產業鏈,確保質量可追溯、品質有保證。近年來,蒙牛在全產業鏈進行了數智化升級,通過全鏈條信息系統數據集成,每杯牛奶都有超過170MB的數據。未來蒙牛還將充分發揮中國乳業產業園的集約化優勢,打造出全球乳制品生產業態最全、規模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乳品制造集群,引領行業智能制造水平邁上新臺階。
三是打造市場調節高地,保障供應鏈安全。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劇烈波動,對擁有較長產業鏈的奶業也帶來很大沖擊。為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一方面,建議借鑒糧油糖棉肉等重要農產品的做法,將奶粉、奶酪等大宗乳品列為儲備物資,建立國家級儲備中心,形成保供穩價“緩沖器”,保障市場平穩運行。另一方面,建議發揮我國6000億元乳產業交易額的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建立國家級交易中心,增強對國際乳品價格的影響力,進一步提升我國在國際乳品市場的話語權。
四是打造組織高地,保障人才安全。以政府主導、企業運作、產教融合的方式,引進全球乳業先進資源、搭建乳業人才交流平臺、建設乳業人才培養體系、強化乳業人才綜合能力、打造高端乳業人才生態圈。依托全球乳業人才培訓中心,通過實踐基地建設、合作平臺搭建、行業技術培訓、行業咨詢服務等培養方式,為乳業持續輸送精英人才,為中國乳業筑起堅實的人才堡壘。
科學謀劃穩步推進
引領全產業鏈降碳
2020年,我國向世界鄭重承諾:“力爭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努力爭取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聯合國糧農組織有關數據顯示,目前全球畜牧業溫室氣體排放約為71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占人類活動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15%左右。因此,全面推進奶業減碳已成為落實我國“雙碳”戰略的重要一環。
眾所周知,奶業覆蓋牧草種植、奶牛養殖、原奶運輸、生產加工、產品儲運和銷售等眾多環節,降碳工作必須貫穿全產業鏈。多年來,蒙牛踐行龍頭責任擔當,積極探索。比如,在內蒙古烏蘭布和打造出沙漠綠洲有機牧場,已有22家工廠獲得國家級綠色工廠認證,環保周轉箱在全國逐步普及等。此外,通過開展綠色生產、負責任供應鏈、循環經濟等專項行動,有效實現全產業鏈碳排放降低。
當前,蒙牛已經將可持續發展戰略升級為集團戰略,并提出將“率行業之先實現碳中和”,正在科學規劃、穩步推進“雙碳”戰略,積極布局零碳產品、零碳園區和零碳牧場。同時,蒙牛積極推動自身生態圈的持續降碳,呼吁全行業攜起手來,共同推動全產業鏈降碳,實現奶業全面降碳與保障糧食安全的有機平衡。
站在新起點,蒙牛將錨定“十四五”規劃綱要目標,全面推進“再創一個新蒙牛”戰略,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全力保障產品質量、提升產品品質、做優產品品牌,以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助力經濟行穩致遠。
(作者為蒙牛集團總裁、國際乳品聯合會董事)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