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說的都是教人育人。傳統文化是教育歷史基礎和民族元素。我們不要再干“拋卻自家無盡藏,沿街托缽效貧兒”的傻事!請看我們古代先賢是如何做的——先師先圣孔子的教育活動是:“杏壇講學,有教無類,須行束修”;他還提出立國治國的三要素:庶、富、教即教育與經濟發展的關系;他提出的教學方法:“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而知之”學以致用”;是世界上第一個提出啟發式教學的人啟發誘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循循善誘、溫故知新、循序漸進,叩其兩端、舉一反三等等。尤其是他的論教師篇可謂恒絕于世: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愛之,能勿勞乎?”;以身作則、愛護學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溫故知新、教學相長“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
儒家教育家孟子理念更是千古絕唱,他對教育作用闡述精辟:其一是“四善端”(惻隱之心為仁之端,羞惡之心為義之端,恭敬之心為禮之端,是非之心為智之端);其二是在于“求放心” ;其三是
擴充“善性”的過程。他對教育目的闡述比較后無來者:其一是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倫”;其二是孟軻第一次明確概括出中國古代學校教育的目的——“明人倫”;其三是人倫就是五對關系: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他的教學方法前無古人:
其一是深造自得“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泛指更進一步學習和研究,不斷前進,以達到精深的境地。力倡以主體的體驗來獲得認知,在學習中有所發現、有所創新。孟子曰:“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孟子·盡心下》——強調學習由感情學習到理性思維的轉化。其二是盈科而進“原泉混混,不舍晝夜,盈科而后進,放乎四海。”其三是 教亦多術孟軻十分強調對不同學生采取不同的教法。其四是專心致志“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
古往今來,和-諧思想綿延不斷。孔子的“禮之用,和為貴”;孟子的“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康有為的“人人相親,人人平等,天下為公”……和-諧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狀態,也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點。實現和-諧,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愿望,構建和-諧校園也將是一個永恒的主題。如果把和-諧的校園比作一棵參天大樹,那么,優美的校園環境就是這棵大樹的根本,良好的人際關系就是它的枝葉,豐富的校園文化就是它的精髓。和諧,如春天,陽光燦爛,和風陣陣;和諧,如夏天,充滿生機,熱氣騰騰;和諧,如秋天,丹桂飄香,碩果累累;和諧,如冬天,意境悠遠,靜謐祥和。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17年前,有一所學校就在傳承著、踐行著2000多年以前的思想,它就是松原市唯一一所民辦學校——松原市豐澤中學。董事長柴寶玉秉承儒家孔孟育人之道,毅然決然地獨家投資辦起了一所便民、育民、為民、愛民的愛心中學。而民辦學校的巨大優點就是比公辦更加盡心盡力、盡職盡責,付出的更加超然、敬業、敬心、敬崗、敬責……
【乾安教育狀態】
2012年,乾安縣就完成教育基礎設施投入6000萬元。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新聘大學本科以上特崗教師97名。截至2011年,乾安縣現有各級各類學校103所,其中縣城及鄉鎮中心小學21所、村小41所、初中16所(民辦1所)、普通高中2所、職業高中3所(民辦1所)、教師進修學校1所、幼兒園19所(公辦幼兒園1所、民辦幼兒園18所)。
縣級直屬學校:乾安縣教師進修學校、乾安縣職業教育中心。乾安縣實驗中學、乾安縣第一中學、乾安縣第四高級中學、乾安縣第七中學、乾安縣育才藝術中學。乾安縣水字鎮中學、乾安縣安字鎮中學、乾安縣大布蘇鎮蘭字中學、乾安縣實驗中學、乾安縣仙字中學、乾安縣余字鄉中學、乾安縣贊字鄉中學、乾安縣乾安鎮中學、乾安縣大布蘇鎮蘭字中學、乾安縣實驗小學。
【乾安教育喜訊】
為了增強全縣中小學校長的責任意識、質量意識,全面提升治校能力和管理水平,打好乾安教育“十四五”開局基礎,2022年2月19日,乾安縣教育局成功舉辦了第一屆校長論壇。
此次論壇歷時一天,來自全縣中小學校的36位校長圍繞“聚焦教改,提升質量”這一論壇主題,結合學校管理實踐交流了本校在“育學教”改革工作中的亮點和學校管理中的新思想、新理念、新做法。論壇直擊教育熱點、難點問題,積極反思學校管理的得失,尋求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總結經驗,推廣成果,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彰顯了新思想、提出了新見解、拓展了新視角,為與會校長帶來了許多新的思考,新的啟示,新的借鑒。
乾安縣第四中學副校長尹志遠說:“此次校長論壇活動搭建了平臺,各校一起交流經驗、學習方法、碰撞思想,共同講述教改故事,詮釋育人情懷。我篤信,在縣教育局的正確領導下,在各校的努力下,‘育學教’教學改革會更加深入,更加有效,為教學質量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
【美麗瀟灑的乾安】
談到乾安,談到教育,就必須談到生于斯長于斯乾安人的這塊熱土。這是一個怎樣的沃土方能養育如此優秀的人們呢?
國內獨一無二的、奇特的人文地名與區劃景觀,保留和傳送了傳統儒家啟蒙文化的精粹;又因襲了中國古代“井田制”的行政區劃模式,就有了“井字方”之舊稱的乾安縣,出現了歷史上罕見的規劃地名群,它把一部《千字文》工工整整地寫在3617平方公里的乾安大地上;于是,睿智的乾安人采用鍛造工藝,手工鍛造,將“千字文”依次排列其在千字文寶鼎,作為精華向外界展示乾安的歷史與文化,是中國唯一的“千字文”鼎。
魅力無限、風光旖旎的“大布蘇泥林”是中國國內唯一的潛蝕地質地貌景觀,晚更新世古生物化石群,各種地形、地貌、河流等縮微景觀。碧波蕩漾的大布蘇湖,一望無際的蘆葦蕩,典型的濕地泥淖沼澤景觀。乾安泥林不僅有壯美的自然風光,還有深邃的民族文化和古老淳樸的風土人情。泥林風光通透、光芒四射,它以罕見的地貌特征聞名于世,被稱之“乾安泥林”,又被地質專家稱泥林為“假喀斯特”和“類喀斯特”地貌。境內有久負盛名的圣泉景區,它以獨特的自流上升泉而聞名,泉水清澈,水質甘甜,含有大量的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是江河入海的縮微景觀,在此可以看到江河的上、中、下游以及流入大海的整個過程的縮微景觀。
博大精深的云騰廣場,賦有深寓,廣場中心安放一尊標志性雕塑——五龍騰飛,寓乾安縣緊跟時代步伐,發揚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
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有這樣一所中學誕生——
一句古老的話語一直恒恒在松原市豐澤中學的柴寶玉董事長辦公室里:“一個人努力比不過無數人幫你努力”細思極恐!寓意深遠。“一個人渾身是鐵能攆幾顆釘”?“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滿園春”!說的都是真理。一所學校,幾百名學生,幾十位教師,二十幾名后勤工作人員,不可謂不多。一名董事長是做不起來的,一名校長也是做不起來的,一名再優秀的教師也是無能為力的。因此,集體力量才是王道。
請看他們是如何怎樣用一群人的力量打造出教育王國的。
近年來,學校在松原市教育局、乾安縣教育局領導下,秉持“修仁愛師長,育四有新人”的教育理念,把“精致卓越,松嫩名校”做為愿景,不斷精細常規管理,著力打造學校特色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
一、以突出“實”字,著力教學常規
1、堅持一線完善管理,落實推門看,一是班子成員蹲點年級教學,教學干部蹲點教研組,落實推門查課聽課,參加教研活動,深入一線跟蹤指導,二是推行走班督導。校長帶領班子成員深入班級,全天候參與班級日程活動。及時推廣工作亮點、及時解決發現問題。
2、堅持抓細節,精準發力,一是集體備課求實,每學期初各教研組《列出教研活動清單》,提前確定每周教研內容,主講人,通過集體研討達到教案最優化,二是學生作業求精,本著量少質高的原則,各備課組,精選作業批改做到四有四必一即:有發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評、有錯必糾、改后即發。三是質量檢測求真。考勤認真開展誠信考試,教育考試時,嚴格按照要求組織考后扎實開展質量分析,努力形成優良的學風、考風和教風。四是家校溝通求暢。每學期初發放《致家長的一封信》,主動公開校長及辦成員電話,對反映問題做到有電必回,有信必復,及時解決。
3、堅持立體式跟蹤督辦,一是成立教學督查專班,對課堂進行隨機督查并下發督查通報,限期整改到位,二是每學期初,期中、期末全面檢查以外,每月至少一次專項檢查,三是每學期向學生及家長發放調查問卷,了解教師師德、師風、課堂教學、作業批改等情況,同時,安排專人定期通過電話向家長征求意見,建議是每學期對被叫改等常規以及質量檢測三率一分進行量化打分,做到質量硬仗硬結。
二、聚焦“特”字,著力鞏固課改成果
1、以強化教研,不斷調整可改航標,一是教研組定期召開課改反思會,學校每學期舉辦,年青教師基本功大賽,為青年教師搭建成長平臺。三是講培訓,視做教師福利之一,2020年,有12名教師參加國家論文大賽。定期組織骨干教師到異地考察名校,提升服務能力。
2、是引領播散正能量,一是評選表彰,十佳班主任教育標兵,教壇新秀、巾幗女能手,讓教師“學有標桿,趕有方向”,二是讓老教師,、骨干教師、啟明星教師走上教師論壇,講述學校創業艱辛與發展坎坷,回顧支教難忘經歷,引領大家熱愛學校,忠誠教育。
3、注重人文關懷,增加獲得感,學校領導用點滴真心打動教職工,教職工生病住院及家庭有困難,學校必須維穩。三八婦女節、教師節食堂專門為教工加餐,增加教職工歸屬感和獲得感。
3、大膽改革,不斷擴展課外延伸。一是在發展傳統教育的同時,著力建設推進、特色校本課程,努力提升學生素質。二是,面對學生多,資金缺的現狀,我們也不埋怨,不等待。以創新社團活動形式,努力讓學生個個有愛,人人有行動,邀請專家到校指導,及時調整課改航標。,為學生搭建展示平臺。
4、區域合作,不斷擴大課改影響
開放兩步六環節模式教研課堂,組織名優干部,骨干教師與松原校區教師結對,定期開展集體備課、有質量分析研討會,教學論壇等活動,主動加大課改成果輸出力度,積極促進課改深度融合。
三、注重“正”字,著力打造一流團隊
以學習培訓提升能力,一是組織教師閱讀《于丹論語心得》等經典,用傳統話提升視力境界,二是開展青藍工程師徒結對,為青年教師成長建立平臺。解決了部分教師辦公打游擊的問題,改善了工作環境,四是,在自籌資金的前提下,整體維修了原操場,運動場以及籃球場,排球場,等基礎設施。即提高了辦學品位,又提供了教研陣地。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我們知道,昨天的成績已成歷史,明天的輝煌還需百倍努力,我們將帶著對教育事業滿腔熱情,以更加振奮的精神,以更加開闊的視野,更加開闊的態度,務實作風,珍惜機遇,挑戰自我為伴,有品位的一流學校而不懈努力!
同心山成玉,協作土變金。
一竿容易斷,百箸力能禁。
登山攀峰干事業,離不開攻堅克難的精神,更需要團隊協作的合力,對于一個學校來說,良好的合作意識是學校起步的保證,騰飛的起點,豐澤中學作為松原市民辦學校的三駕馬車之一,從學校成立之初,就注重培養員工的團結協作能力,共同的事業,共同的奮斗,讓豐澤中學這艘巨輪增添無窮的動力,在共同奮斗的每個日子里,學校的每一個員工都懷著強烈的歸屬感和集體感。懂得團隊協作的重要性,明白團隊協作對自己,對同事,對整個集體的意義。每一位教師都把團結協作當做自己的一份責任,將這種精神,內化為自己工作的動力,以此為例,克服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學校發展壯大,員工收入增加的目標而努力。
將賢士氣振,令肅軍聲悄。豐澤中學的領導層綜合素質高,管理能力好,上至學校董事長下到各科室長,都在為學校的目標,學校的發展出謀劃策,他們知道人的思想觀念,直接影響著人的行動,決定其是否有遠大理想,是否有精氣神,而學校正處在快速發展階段,既有遠大的發展前景,也有巨大的發展壓力,因此,需要所有員工團結一致,奮發有為,把壓力變成動力,為實現學校的跨越式發展而奠基。領導通過培養團隊協作精神,營造了積極向上,良好和諧的工作環境和人際關系,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易于員工的個人成長和團隊建設,并促進他們在互相交流、協調問題、共同探討中提高認識。
“能用眾力則無敵于天下,能用眾智則無畏于圣人”對于豐澤中學來說,雖然教師數量較少,有經驗的骨干教師卻很多,學校的員工都是精英,年輕干練,可塑性極強。學校通過建立暢通和諧的溝通渠道和信息反饋平臺,加強了團隊建設,為構建和諧的豐澤、為打造一流教師團隊而努力奮斗!如今豐澤員工,個個目標明確,思路清晰,精神面貌非常好,都銳意進取,追求卓越,工作認真負責,非常敬業,
韋伯斯特說,“人們在一起可以做出單獨一個人所不能做出事業。智慧加十雙手十力量,將結合在一起,幾乎是萬能的。”學校員工團結奮進,銳意進取,攻堅克難的卓越品質,在一次次的集體活動和學習培訓中凸顯。每一次教學質量檢測成績取得后的良好口碑,揭示了我們的實力。學校追求團隊的集體凝聚力和有效轉化的工作能力,力求擔起教書立人的歷史使命和責任。
通過學校領導層和員工的共同努力,團結奮進和崢嶸士氣,必將發展為燎原之勢,按照學校的戰略部署,牢記使命,堅定信心,奮發
有為,勇當學校跨越發展的強勁生力軍和主力軍,為豐澤中學的跨越式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17年的付出,修成正果。看,同志們的累累碩果;看,學生們的碩果累累——
1、田爽老師——2019年撰寫的教案《彩色的夢》獲得中國基礎教育研究會主辦的“第15屆全國中青年教師(基教)論文大賽教案活動中”榮獲一等獎;
2、楊杰老師——2019年撰寫的教案《彩色的夢》獲得中國基礎教育研究會主辦的“第15屆全國中青年教師(基教)論文大賽教案活動中”榮獲一等獎;
3、楊杰老師——2019年撰寫的教案《陋室銘》獲得中國基礎教育研究會主辦的“第15屆全國中青年教師(基教)論文大賽教案活動中”榮獲一等獎;
4、田爽老師——2019年撰寫的教案《“課堂六環節”在教學中實踐中的運用》獲得中國基礎教育研究會主辦的“第15屆全國中青年教師(基教)論文大賽教案活動中”榮獲一等獎;
5、劉俊男老師——2019年撰寫的教案《八年物理6.1質量》獲得中國基礎教育研究會主辦的“第15屆全國中青年教師(基教)論文大賽教案活動中”榮獲三等獎;
6、劉俊男老師——2019年撰寫的教案《運用“六環節”課堂模式打造高效課堂》獲得中國基礎教育研究會主辦的“第15屆全國中青年教師(基教)論文大賽教案活動中”榮獲一等獎;
7、衣井會老師——2009年撰寫的《愛心澆開幸福花》在全市民辦學校教師論文比賽中榮獲松原市教育局三等獎;
8、衣井會老師——在2019--2020學年度“創先爭優”活動中表現突出,被乾安縣教育局黨組評為“優秀黨務工作者”;
9、劉曉敏老師——1996年撰寫的論文《淺談教案中的情感滲透》榮獲吉林省教育管理科學優秀獎勵三等獎;
10、劉曉敏老師——1994年撰寫的論文《講讀教學中“求異思維”的訓練》在吉林省中小學教師優秀論文大賽中榮獲二等獎;
11、劉曉敏老師——2007年,課件《萬以內的加減法》榮獲吉林省電化教育小學教學學科三等獎;
12、劉曉敏老師——2019年撰寫的教案《什么是好的語文教學》一文獲得中國基礎教育研究會主辦的“第15屆全國中青年教師(基教)論文大賽教案活動中”榮獲二等獎;
13、劉曉敏老師——2019年撰寫的教案《<藏羚羊跪拜>第二課時》一文獲得中國基礎教育研究會主辦的“第15屆全國中青年教師(基教)論文大賽教案活動中”榮獲二等獎;
14、……
學校流傳著一句話:“今日的我,你看不起;明日的我,你高攀不起。”--別看不起廢材!另一句話也時常在學生心中刺痛:你是天之驕子,不代表你就是唯一!
春華秋實又一載,天地日月開新篇。
勾一筆逗點不忘來時路,畫一個句點開啟新征程。
教職員工表示,將齊心協力,精心育才,嚴謹施教,共同努力,爭創更高效的教學與教研模式。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用勤奮與智慧共同書寫教學的新篇章。
目前學校面臨著新課程、新高度、新教材,這意味這是一個新起點,也是一個新挑戰,新機遇,我們要迎接挑戰,抓住機遇。
秣馬厲兵,共研共贏。凝心聚力,再創佳績。全學科校本研修活動主題明確,務實高效,明確了目標,為教學工作指點了明確方向。大家一致表示,將以研促教,以教促學,共同努力,積極思考,探索出更高效的教學與教研模式,一起譜寫教學的新篇章。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是各個學科的必然特性。我校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也為我校各年級教學精準發力找到了著力點。相信全校教師定會筑夢學生,助力學校各個學科的高質量發展!
【編后語】
九秩風雨,弦歌不輟。普愛流長續夢想,潤物無聲桃李香。
春去秋至,寒來暑往,普愛的光芒不滅,行健的腳步不停。這是17年豐澤中學在時代的波瀾壯闊中發出的不朽瓊音!
我仰慕的松原市豐澤中學,您從厚重的歷史中走來,生于國家改革之際,奮起于民族振興之路,興盛于大國崛起之時。近17年的征途中,您不忘初心,上下求索,循著“大布蘇泥林”的源頭,隨著“千字文”源遠流長到中學的過渡嬗變,再到兼容并蓄,跨越發展……歲月在此間沉淀,是乾安的變遷,也是前進的見證……
從2005年到2022年,他們循著“大布蘇泥林”的源頭站在夢想的起點依托松原大地孕育未來的希望17年櫛風沐雨、薪火相傳,親愛豐澤中學,您一直引領著民辦教育的航向,滋潤著乾安人民的求索追尋與教育情懷……
從篳路藍縷到勵精圖治,從兼容并蓄到跨越發展,17年承載著歲月的悠久也昭示著未來的輝煌。您用17年砥礪奮進的歷程告訴我們每一個莘莘學子:17年來,您堅守寧靜、誨人不倦;深夜星空下,安靜的校園,明亮的燈光,白發的先生;飛揚青春里,激辯的課堂,繽紛的操場,燦爛的少年。千字文廣場的垂柳、云騰廣場大道的馨香,古樸的漢字長廊,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傳遞著乾安的溫度,凌云、登高、修遠,傳頌著一段段豐澤中學的佳話。普愛流長續夢想 潤物無聲桃李香……
納百川以入海,采眾長為大觀。近17年的浩浩蕩蕩、蓬勃向上17年的滄桑砥礪、弦歌永唱終鑄成了今天的豐澤盛名遠揚。豐澤中學行健可致遠以自強。您求真務實,自有風雨話滄桑;您守正出新,更譽港城續輝煌。您從沒有停下創新求進的步伐,仍在不斷探索五育并舉、全面育人的最佳途徑,促進師生潛能的充分釋放,致力于培養具有國家棟梁特質、學術大師潛質、君子情懷氣質的豐澤學子。
生逢盛世,何其幸也,長于豐澤,與有榮焉!韶光流轉,盛事如期!愿你山高水長,愿你永繼榮光,再續芳華!
敬請關注系列報道之五(李寶貞)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