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在2022紅花郎中國節啟動暨《春晚有心意》紅花郎聯名款發布會儀式上,郎酒股份副董事長汪博煒宣布,郎酒奉上的第一份虎年大禮、第一件大事就是“紅花郎品牌強勢回歸”。
1月31日,郎酒集團董事長汪俊林在新春賀詞中提出,“青花郎風頭正勁,紅花郎強勢回歸,濃醬兼三香大戰略全面推進。”
2月10日,在郎酒股份虎年開工大會上,郎酒傳遞出2022年主題詞:“釀好酒,打勝仗”。
多位酒業專家認為,郎酒青花郎和紅花郎“雙星閃耀”,在未來的高端消費和大眾喜宴市場,還會釋放出更強大的品牌價值潛能。
畫卷一:
紅花郎品牌強勢回歸
與青花郎共舞“雙劍合璧”
2022年伊始,在2022紅花郎中國節啟動暨《春晚有心意》紅花郎聯名款發布現場,汪博煒發布了2021郎酒十大年度圖片,并講述了每張圖片背后的郎酒故事,回顧重溫了一年的難忘瞬間,其中郎酒在提檔升級提質增效扎實推進、優質醬酒產能成功突破4萬噸、白酒產值創造歷史新高、吳家溝生態釀酒區等重大項目強勢推進、郎酒三品戰略深入貫徹實施、扶好商樹大商政策落地生根、郎酒莊園破層出圈等方面成為行業焦點被關注。
郎酒在2022年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紅花郎品牌的強勢回歸,紅花郎2022年的全年營銷由此開始。
可以說,2021年十幅圖片只是郎酒人奮進的縮影,從2021年3月青花郎戰略定位升級“赤水河左岸,莊園醬酒”深入人心,到首屆郎酒莊園三品節將寵粉進行到底、到重陽下沙迎來百年郎酒歷史最高產能,再到獨家特約《春晚有心意》紅花郎品牌勢能回歸,自從2020年郎酒將原來的“品質戰略”升級為極致品質、極致品牌和極致品味的“三品戰略”后,三方向齊齊發力,已然快速實現了郎酒莊園破層出圈及品牌影響力的再提高再升級。
事實上,自2017年青花郎升級為“頭狼”后,郎酒便開啟了青花郎拉升紅花郎、紅花郎托舉青花郎的品牌戰略。時過幾載,以郎酒宣布獨家特約CCTV《春晚有心意》為起始,紅花郎再次走向臺前,品牌勢能全面回歸。
其實,從2003年第一代紅花郎面世,就在醬酒領域引起廣泛關注。2005年,“山水版紅花郎”拿下倫敦國際評酒組織唯一“特別金獎”,市場價值飆升;2009年-2011年連續三年冠名央視春晚,成了中國人合家歡聚時的標配,穩穩占據了次高端“國民級醬酒產品”的地位。
尤其是,近些年在母品牌郎酒整體三品戰略下,紅花郎品牌形象、品質以及品味不斷提升,成為宴席和節日市場上的寵兒。
值得一提的是,到2011年郎酒營收突破百億,其中紅花郎的貢獻超過一半。自2021年3月起,紅花郎就在全國多地出現需求倒掛現象。顯然,紅花郎在郎酒事業中的重要性不言自明,此前多年里,郎酒也都會在紅花郎的品牌宣傳等方面砸下重金,曾策劃開啟多個大型活動。
值得關注的是,2017年隨著名酒迎來復蘇,郎酒迅速將戰略重心從紅花郎升級為青花郎,開始重點打造青花郎的高端醬酒品牌形象,把品牌價值塑造作為企業的重要核心戰略,而這期間紅花郎雖不高調,但在郎酒整體品牌勢能、戰略及市場的口碑建設中亦然穩步提升。
始終站在酒業發展前沿的郎酒,無論是活動宣傳、文化打造,抑或是品牌代言人的選取,都是在不斷完善自己定位的過程中拓展邊界。這也正如汪俊林提出的紅花郎重現市場輝煌是必須完成的命題。果然,在2022年虎年新春佳節到來之際,紅花郎以高調姿態強勢歸來,與青花郎一道實現郎酒的規劃藍圖。
在業內看來,紅花郎高調回歸背后,郎酒在下一盤大棋。
2002年郎酒改制,醬酒產能3000噸;2021年郎酒完成了3000噸到4萬噸的蝶變,莊園內產能規劃全面完成后整體將達到5.5萬噸,紅花郎品牌勢能要全面回歸。
事實上,郎酒很早就確定了“快生產、快儲存、慢銷售”的產售理念。針對青花郎更有“基酒不儲滿7年不賣”的鐵令,以此推動其品質提升。顯然,在快生產、快儲存及慢銷售的策略下,郎酒依照此速度實現常年儲存30萬噸高端醬酒的規模值得期待。
手握4萬噸優質年產能和15萬噸優質醬酒基酒存儲,擁抱百萬精英圈層,青花郎和紅花郎其力求的品質、品味、品牌不僅僅局限于產品本身,而是已經成為郎酒整體的標簽,重要性不言而喻。
同樣,郎酒2022年的發展規劃中,可看到一個厚積薄發的郎酒,其在市場發展與時間賽跑過程中不斷增強品牌張力,在質量、美感、品牌等各個方面一直做價值升級的紅花郎。此次再度聯手春晚,也正式開啟了紅花郎品牌勢能回歸之旅,將成為紅花郎又一段傳奇的新起點。
作為2022新年開年郎酒首場重磅活動,紅花郎聯袂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策劃打造了“紅花郎中國節”年度IP主題活動,郎酒以“CCTV紅花郎中國節合作伙伴”身份,貫穿春節、端午、七夕、中秋、重陽為主的傳統節日,更是進一步賦能紅花郎品牌傳播。
隨著2021年醬酒熱仍持續升溫,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重營銷、搶市場的紅海當中。而郎酒莊園的影響力也越發顯現,眾多商界大賈、愛酒人士來此豪擲千金、定制專屬醬酒,封壇珍藏。數據顯示,郎酒莊園的接待能力已超過每年10萬人次。
經過十余年布局、深耕,郎酒在基礎設施建設、產能、儲量、品牌等各方面,已具備雄厚的實力。與此同時,郎酒也在不斷對當今白酒消費特征進行洞察,更迭自身對產品價值的認知。
畫卷二:
產能擴大,品質提升
成就世界級莊園
2021年10月14日,郎酒重陽下沙大典暨吳家溝二期、二郎·紅灘生態釀酒區投產儀式在郎酒莊園舉行,千余名嘉賓齊聚赤水河畔,見證郎酒4萬噸醬酒投產。
汪俊林表示,2001至2021歷經20年的擴產,郎酒的投糧、投產徹底奠定郎酒大發展的基石,產能達到歷史最高值4萬噸,預計2022年郎酒莊園五大生態釀酒區將全面建成投產,可擴充至5.5萬噸優質醬酒的年產能目標,中國郎迎來最好的發展時代。
隨著郎酒莊園各個板塊的建設工作相繼推進,這座對標世界級的白酒莊園已耗時14年,預計到2023年完全建成。
早在2008年,汪俊林在提出建造世界級酒莊的規劃時,心中就埋藏了一個將中國白酒推向國際的夢想。在到歐洲名酒莊考察后,傳統莊園模式與現代化工業的結合令他感到非常震撼,回國后立即開始籌備郎酒莊園的建設,當年開始動工。直到2019年3月,耗資100多億的郎酒莊園大部建成并開始對外開放。而吳家溝生態釀酒區作為莊園重要組成部分,在2020年下旬第一次投產。
自2020郎酒莊園內天寶洞酒店開幕迎客以來,截至2021年末,郎酒莊園的訪客已超過15萬人次。我們欣喜地看到,以世界級的白酒莊園文化融合頂級醬酒文化,郎酒距離自己夢想實現已越來越近。
在此期間,除了以科學方式推進提升品質,郎酒將品質寫入戰略,聯合中國工程院院士等專家成立品質研究院,規劃超億元投入白酒產學研,以底層原料、成分、制酒與風味技術研究,通過搭建“產學研用”平臺,在全釀造鏈用科技賦能推動品質的提升和傳統產業的升級。
不論硬件還是技術研發上,郎酒都可能是白酒業內最肯為品質花錢、下力氣的酒企之一。二十年如一日,堅持擴產擴儲的郎酒,迎來長期戰略的爆發期,也一如郎酒產能、儲能建設之路的郎酒人,在“堅守、壯大、長跑”之路上。
汪俊林深知,醬香型白酒獨特的風味需要從時間的沉淀中獲得,嚴格依照古法釀造的同時,還一刻不停地擴產、擴儲,以此延長儲存時間。
莊園規劃了五大核心生態釀造區,不僅依靠孕育醬酒的赤水河畔天然環境優勢,還最大程度讓建造符合科學原理,34棟釀造車間、3棟制曲車間、近2000口窖池,將天時地利人和自然與科學有機結合,提升郎酒品質。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先進釀酒硬件設備,郎酒形成了嚴格的釀酒工藝,根據規劃,未來30萬噸不同年份的基酒,通過生、長、養、藏四個階段的嚴格存儲老化,將成為郎酒未來高質量發展的壓艙石。
與此同時,莊園內還配套建設了度假酒店、觀光景點等設施,以最高的服務標準滿足新貴人群的需要。同時郎酒另辟蹊徑,如私人定制收藏中心、擁有最大的天然儲酒溶洞天寶洞、地寶洞和仁和洞等溶洞群。
基于將產能、儲能、服務結合起來的龐大實體,郎酒還在傳統酒企經銷商制度的基礎之上,推出了運用數字營銷理念的會員體系。同時,還將過去的會員體系升級為“郎酒莊園會員中心”,借助互聯網平臺,與用戶實現線上線下聯動,滿足其個性化需求。
憑借這些舉動,近年來,郎酒品牌價值越發受到消費者認可。只要到過郎酒莊園、喝過青花郎的人,自然會明白其中的價值。
如今,郎酒莊園已經成為郎酒的一張名片。早在2019年,汪俊林在青花郎經銷大會發布了郎酒的三大戰略目標,一是要在白酒行業占據重要地位。二是要與赤水河對岸的茅臺各具特色,共同做大高端醬酒市場。三是要把郎酒莊園打造成白酒愛好者的向往之地、一個世界級的莊園。
可以看出,郎酒前20年的擴產、擴儲,已為郎酒未來的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未來,郎酒將實現中國白酒文化在世界閃亮。
如汪博煒表示,郎酒人定將堅定品質、品牌、品味戰略,堅守品質發展壯大,為消費者帶去高品質產品,與合作伙伴相互成就,共打勝仗,共赴美好,彰顯神采飛揚中國郎的風采。
顯然,作為2022年開年郎酒首場重磅活動,其奠定了郎酒2022年“青花郎拉升紅花郎,紅花郎托舉青花郎的戰略格局”的基調。
郎酒想要建立什么樣的朋友圈生態?從汪俊林的話中可見,“品質才是企業的根和魂,要與有價值的人合作,在有價值的地方創造價值,用價值創造價值。”
誠然,依托于赤水河谷、天然洞藏等自然優勢,青花郎誕生便成為國內高端醬酒陣營的代表產品,但這依然沒有令郎酒停下品質提升的腳步。
借此,郎酒得以在充斥著不確定性的白酒市場中,成為確定性的實力競爭者,同時,也成為了豐富中國白酒文化內涵、推動中國白酒揚名世界的先頭部隊。
郎酒正在打造世界品牌的路上。正如汪俊林在青花郎戰略定位升級發布會上說過的一句話:“我們可以自豪地宣布,中國終于有了自己的世界級白酒莊園及相匹配的產品青花郎,今天起郎酒莊園與世界級酒莊同行,今天起青花郎與世界級美酒對話”。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